2025年4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组织MBA2401班全体学员,在朱振中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山东山楂树生态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以“校企联动共研,产教融合赋能”为核心目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深化学员对营销管理理论的理解,提升MBA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助力培养兼具战略眼光与实战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活动伊始,学员们在公司负责人苏海军的引导下,走进食品大展厅,开启了一场从田间到舌尖的产业探秘之旅。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聆听该公司品牌“雾岭山”的发展故事,学员们直观感受到山楂食品的独特魅力。苏总详细介绍了产品原料的天然优势——依托百亩山楂果园的优越自然条件(阳光充沛、土壤肥沃、空气纯净),打造出高品质原料,为产品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学员们深刻理解了“雾岭山”将现代化种植加工搬进大山,在乡村山野中深耕发展的独特模式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位与精准营销策略,将传统农产品转化为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化商品。
随后,学员们走进食品生产车间,见证了山楂制品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之旅”。企业通过工艺改良与设备升级,部分产品采用山泉水蒸山楂,不额外加水,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果的果胶和果糖等天然营养。可视化生产车间不仅彰显了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高标准把控,更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融合的产业升级路径。这一环节引发了学员们对“品质驱动品牌”的深刻思考,也为后续案例研讨提供了鲜活素材。
在座谈会上,苏总就公司销售策略、产品聚焦、市场定位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与学员们展开深度交流。苏总首先强调了聚焦单品的重要性,还提出以省为单位实现覆盖的销售规划;同时,通过授权、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效能,以差异化产品开发满足细分市场需求。此外,苏总特别指出“原料即竞争力”的底层逻辑,并分享了“延迟满足感”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案例,启发学员思考长期价值与短期利益的平衡之道。在品牌建设层面,他提出“需求导向型增长”理念,强调以解决消费者痛点为驱动力,挖掘山楂制品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市场潜力。
座谈会后的交流环节中,学员们结合课堂所学与实地观察,就雾岭山品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智能农业成为热门探讨方向。据学员们介绍,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智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从可视化管理到智能化决策,其应用场景正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山楂种植业,学员们提出可引入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实现水资源与肥料的精准投放。此外,还可搭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整合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数据,让消费者清晰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增强对品牌的信任。也可凭借高校前沿的科研成果与人才储备,为企业提供更多智能农业相关的技术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企业则为高校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推动高校课程体系持续优化,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案例研讨+企业对话”的三维学习模式,实现了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把课堂搬进企业”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他们突破了理论框架的束缚,更通过真实商业场景的解析,提升了战略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战略,以完善教学体系为根基,以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为抓手,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未来,中心将继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为驱动,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创新思维的管理精英,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撰稿:王艺瑾